正所谓“治病三分治疗七分护理”,护理得当能够促进疾病康复。对于长期卧床的失能老人,不仅需要足够的耐心,更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护理知识。那么,护理卧床老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
环境舒适安全。卧床老人宜安置在光线充足的南向房间,同时保持房间内空气清新,温度、湿度适宜。床边宜加床挡,防止老人坠床。
合理饮食。针对老年人咀嚼及消化功能减弱的特点,宜给予营养丰富、清淡、易于消化的半流质食物为主。根据具体病情,注意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等营养物质的合理搭配,保证维生素、纤维素及微量元素的摄入。合理饮食可预防因长期卧床活动量少,肠蠕动慢而引起的便秘。
预防褥疮。长期卧床的病人,身体的重量长期压迫某处组织,使得该处皮肤、皮下组织长期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,易导致组织缺血、缺氧,发生压力性损伤,有条件者可以给予电气褥进行预防,护理时应做到“四勤”:(1)勤翻身。每2~3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,动作应轻柔;(2)勤更换。患者床铺应经常更换,保持松软、清洁、干燥、无渣屑;(3)勤擦洗。保持皮肤清爽干燥,防止皮肤损伤;(4)勤观察。观察受压处皮肤情况,是否有发红、指压不变白等症状,如已形成压力性损伤者,应及时处理创面,防止进展。
展开剩余47%保持呼吸顺畅。保持房间空气清新,避免长期平卧位,同时指导并鼓励患者做深呼吸,主动咳嗽,尽量将痰液咳出;痰液难以咳出者,可以使用一些化痰药物,或拍背,促进痰液排出。
肢体功能锻炼。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发生静脉血栓,尤以双下肢多见,家属或护理人员应每天给其按摩肢体肌肉,活动关节,促进血液循环。同时鼓励其自主运动,并密切观察末梢血液循环情况。
鼓励患者如厕。鼓励患者多喝水,有便意时采取侧卧位,促进排便;准备好隔尿垫或尿不湿,以防意外;排尿后及时清洁,保持局部卫生;若3天内没有排大便,可以考虑用开塞露进行缓解。
护理卧床患者是一项长期、细致而艰辛的工作,临床实践证明,只要治疗护理得当,就能减轻患者的痛苦,恢复生活自理能力,提高生活质量。
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 陶汉丽 实习编辑 荣福泉
"岁月华章"银发风采展示
来源:大众卫生报·网站
发布于:湖南省诚利和配资-配资证券开户-炒股配资之家网-现货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