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伏天来袭,孩子们在户外玩得不亦乐乎,但高温也让他们的水分流失加速。
除了给孩子做好防晒,家长们千万别忽视“隐形健康警报”——脱水!
01、儿童为什么夏季更需要注意补水?1、宝宝身体含水量高达 70%~80%,新陈代谢快、活动量大,高温下出汗、呼吸都会加速水分流失。
2、宝宝体温调节能力弱,出汗是主要散热方式。缺水会导致出汗少,体温飙升,中暑风险大增。
3、宝宝不会清晰表达口渴,等你发现他们烦躁、没精神、尿少色深、嘴唇干裂、哭时没眼泪时,可能已经轻度甚至中度脱水了。这不仅影响活力,还会影响认知和健康。
展开剩余84、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每日饮水量建议科学的补水量应根据孩子的年龄、体重和活动量调整:
0~6 个月婴儿:纯母乳或配方奶已足够,无需额外喂水。母乳 90%是水,配方奶按比例冲泡也能满足需求。过量喂水会占据胃容量,减少喝奶量,导致营养不良。
6~12个月幼儿:辅食期可少量饮水,每天约 30~90ml。
1~3岁幼儿:按体重计算,每公斤体重需水约 100~140ml(总摄入量,含奶、汤等食物),直接饮水占 40~50%,约 300~600ml。
4岁以上儿童:按体重计算,每公斤体重需水约 70~100ml(总摄入量),直接饮水占 40~50%。例如 20kg 儿童每日饮水约 600~1000ml。
小贴士:夏季或活动量大、出汗多时,适当增加补水量。观察尿液颜色——理想的尿液应呈淡柠檬色,颜色过深则需补水。
03、科学补水的时间点和方法定时补水比渴了再喝更科学,以下时间点特别需要注意补水:
1. 晨起后
2. 运动前后
3. 沐浴后
4. 发热、腹泻等生病期间
补水应遵循“少饮多餐”原则,每次饮水量不宜过多。
04、最适合儿童的饮品选择 白开水:最佳选择,不含糖分和添加剂,能迅速补充水分,帮助身体散热调节体温。 其他健康饮品:新鲜果汁(稀释后饮用)、自制绿豆汤、淡盐水、柠檬水、金银花水等。 需要避免的饮品:高糖饮料(包括成品果汁、乳酸饮料、成人运动饮料等)、碳酸饮料(可乐、功能饮料)、含咖啡因的饮品(如茶、咖啡)。特别提醒:过量饮水可能导致儿童体内电解质失衡,尤其是脾胃功能较弱的孩子,大量饮水会增加脾胃负担,影响水分吸收。补水要适量,不能强迫孩子大量饮水。
05、通过饮食补充水分除了直接饮水,食物也是水分的重要来源。夏季可以增加以下高水分食物的摄入:
水果类:西瓜(含水量 92%)、哈密瓜、甜瓜、桃子、草莓、柑橘等。 蔬菜类:黄瓜(含水量 96%)、西红柿、西葫芦、生菜、冬瓜等。这些食物不仅能补充水分,还提供维生素、矿物质和膳食纤维,对儿童健康大有裨益。
06、特殊情况下的补水策略发烧时:体温每升高 1℃,水分蒸发量增加 10~15ml/kg/天。应少量多次喂温水,必要时补充口服补液盐。
腹泻时:预防脱水是关键,每次排便后补充 50~100ml 液体,优先使用口服补液盐溶液。
剧烈运动后:可适当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,但应选择儿童专用的低糖型运动饮料。
07、家长常见补水误区解析1. 误区一:用饮料代替水
许多孩子偏爱甜饮料,但饮料中的糖分和添加剂会影响食欲,长期饮用可能导致肥胖和龋齿。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喝白开水的习惯,可将水果切片放入水中增加风味。
2. 误区二:等到口渴才喝水
口渴已经是身体缺水的信号,应该定时提醒孩子喝水,特别是在校期间,要给孩子准备充足的水。
3. 误区三:夏天必须喝冰水
过冷的水会刺激胃肠道,引起不适。夏季最好饮用常温或略微凉的白开水,既能解渴又不会刺激肠胃。
08、家长必看攻略1、主动出击,定时提醒
别等娃喊渴!外出前、活动中(每隔 15~20 分钟)、活动后、餐间都要主动提供水。设定“喝水小闹钟”吧!
2、白水是绝对 C 位
纯净水、凉白开、淡矿泉水是最佳选择,经济又健康。
3、少量多次是关键
小口慢饮比牛饮更利于吸收,也更舒服。
4、“吃水”也重要
西瓜、甜瓜、黄瓜、番茄、梨子、绿叶菜……这些高水分蔬果是补水好帮手!
5、外出装备不能少
专属小水壶随身带,随时随地有水喝!
6、慎选饮料陷阱
果汁≠水!即使是纯果汁,糖分也高,易致龋齿肥胖、影响正餐。每天限量(<120ml),绝不能替代白水!建议稀释饮用。含糖饮料是大忌!汽水、甜味茶饮、大部分“儿童饮料”高糖高热量,还可能含咖啡因,不推荐!
7、环境干燥也需水
空调房、密闭车厢里,湿度低,更要注意补水。
09、识别宝宝缺水信号最佳“晴雨表”:看尿液!颜色淡黄或接近无色=水分充足;深黄、橙黄=急需补水!排尿次数明显减少也要警惕。
看状态:精神萎靡、异常烦躁、疲倦嗜睡、头晕头痛。
看外在:口唇干燥、皮肤弹性差(捏起回弹慢)、眼窝轻微凹陷、哭时眼泪少或无泪。
发布于:广东省诚利和配资-配资证券开户-炒股配资之家网-现货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